首页

国产女王调奴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9 11:06:36 作者:河南开封:花式普法走“新”更走“心” 浏览量:20118

  蓝图已绘就 号角已吹响

  美丽中国建设迈上新征程(美丽中国·欣欣向荣)

  宁晓巍 张 强

  开栏的话

  今年7月,时隔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再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本报即日起推出“美丽中国·欣欣向荣”系列报道,全面系统解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敬请关注。

  “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好家园的重要号召。

  时隔5年,党中央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成为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过去怎么看,未来怎么办,是摆在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中华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山河更加多姿多彩。

  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四个重大转变”高度凝练,总结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书写了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这是书写在人民心中的瑰丽篇章。

  这些重大转变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最真、体会最深。“十面霾伏”“心肺之患”逐渐消失——北方地区约3700万户农村居民告别烟熏火燎的煤炉子,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历史性下降到29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下降93%;“掩鼻而过”“避而远之”成为过去——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这是获得世界认可的华丽篇章。

  这些重大转变得到世界点赞,中国方案、中国作为全球瞩目。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近20年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国际人士认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经验,各方对于加强与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合作充满期待。

  “四个重大转变”不仅是实践创新的体现,更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精辟总结,凸显了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关联的鲜明特征。“四个重大转变”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居于统摄和管总地位,是认识之变、理念之变、思想之变,也是指导实现其他重大转变的根本性转变。

  变中亦有不变。

  5年前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叠加的历史性关口。此次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水平保护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物质基础更加厚实,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努力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

  18年前的这一天,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和萌发提供了核心理念。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五个重大关系”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深刻阐释了发展与保护的认识论、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方法论、增强动力保障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实践论,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指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加显著成效的密码所在,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福州闽江河口湿地,20多年前受人类活动和生产影响,生态一度受到严重破坏。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批示:“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20余年来,福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闽江河口湿地重现天空湛蓝、水泽茫茫、万鸟翔集的生态画卷,演绎了一场久久为功的“生态保卫战”。

  闽江河口湿地的“重生”充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锲而不舍、持续用力、扎实推进。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部署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等六项重大任务,强调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这是瞄准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我们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

  新征程上,美丽中国建设必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单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庆油田特警支队: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 “警企协作”维护油田治安秩序

专家认为,美国会近日通过涉TikTok法案体现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此背景下,中国支持特斯拉在华测试最新科技,是外资与中国市场的“双向奔赴”。这再次展现了中国政府扩大开放的积极姿态,中国欢迎外资企业在中国落地先进的智驾技术,让中外技术在国内同时开花,共同进步。(中国日报)

中国拟立能源法 保障能源安全促可持续发展

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在主旨发言中指出,闽台谱牒文化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点,两岸可以更好地开展台湾同胞回到大陆寻根谒祖相关活动,增强台湾同胞对大陆的宗族与民族认同,扩大社会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文化领域融合发展,进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中国发现晚白垩世中等体型暴龙新物种化石

北京先农坛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文化遗产元素,是北京城中轴对称格局的重要礼制建筑群之一,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见证物。神仓建筑群是北京先农坛重要的组成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清乾隆十八年(1753),乾隆皇帝下旨将神仓建筑群移建于此。

迈巴赫

“六老汉”头发白了,“八步沙”沙漠绿了。从一代人到三代人,从最初的“一棵树,一把草”到“草方格+沙生苗木”,再到“固、管、护、养一体化”,八步沙林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提高了防沙治沙进度和工程质量。截至目前,八步沙已完成治沙造林28.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育草面积43万亩,使周边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绿洲向沙漠过渡地带整体向北推进30公里。

暴雨导致内涝 广东消防已营救转移被困群众1534人

3月11日电(陈彩霞 孟湘君)“2024年的中国全国两会重点,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系列议程外,我最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巴基斯坦前驻华外交官、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哈桑·达乌德(Hassan Daud)在接受中国新闻网专访时表示,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进一步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